12月25日上午,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今年第七次例行英超联赛下注(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发布会,通报和解读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2018年第1号令——《关于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的命令》(简称“一号令”)。
一、“一号令”出台背景及意义
关于“一号令”出台的背景及意义,我想用四个词来概括:直面问题、聚焦目标、补上欠账、造福百姓。
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并强调要补上生态欠账。劣Ⅴ类水体问题正是我省亟待补上的生态欠账之一。我省主要江河干流水质良好,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群众饮水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水质位居前列。西江、北江、东江、韩江等干流水质常年保持优良。但是,部分流经城市河道和城市内河涌水质不尽人意。全省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劣Ⅴ类比例为12.7%(9个)。我省劣Ⅴ类水体问题相对较多,既有客观原因,如相对北方,岭南地区水网密集,而且水网周边经济社会活动非常活跃;也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特别是管网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等主观原因。不管什么原因,这些流经城市的劣Ⅴ类水体已成为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人们感觉明显,反映强烈。“一号令”出台,正是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加大攻坚力度,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目前我省治水工作已进入攻坚期和关键期,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正是治水攻坚中啃最硬的骨头、攻最难的堡垒,可谓关键中的关键。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是2015年国务院与省政府签定的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的既定目标。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的严峻形势。2018年我省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劣Ⅴ类比例为12.7%,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与劣Ⅴ类比例7.0%的年度考核目标还相差5.7个百分点,与2020年消除劣Ⅴ类断面的终期考核目标差距更大。在短短2年时间内,在保持其他已达标断面水质不下降的情况下,需消除9个劣Ⅴ类断面,时间紧、压力大,形势非常严峻。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的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主要领导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近年来“六河”持续整治取得的阶段成效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也为全面攻坚劣Ⅴ类断面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50座(日处理能力2362万吨),建成污水管网61381公里。我省部分重点整治河流水质有所改善,茅洲河干流综合污染指数今年1-11月同比下降60.1%,练江干流水质5月以来综合污染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既要下定决心又要坚定信心,既要稳扎稳打更要善作善成,以“一号令”出台契机,吹响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号角,确保完成既定治理目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到2020年我省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正是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其成效的试金石,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有着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二、“一号令”主要内容
“一号令”提出三方面共十条要求。这十条要求,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压实责任、挂图作战、强化监督。
第一方面是压实治水责任。这里提出了四条要求,一是提高站位,二是压实责任,三是合力推进,四是严格考核。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一号令明确规定,省领导同志结合河长制,负责所在流域国考断面达标督导。地级以上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行政区域国考断面达标和消除劣Ⅴ类断面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分别包干劣Ⅴ类国考断面所在河流及与其相关联的污染最严重、整治难度最大的支流。
第二方面是实施治污攻坚。这里也提出了四条要求,一是突出重点,二是系统治水,三是挂图作战,四是严格法治。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因为时间紧迫,一号令明确规定,相关整治工程要力争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并通过强化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调度等措施,为水质改善腾出时间。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管理,严格落实重点任务和发现问题销号制度,确保工作不流于形式。
第三方面是加强宣传引导。这里提出了两条要求,一是信息公开,二是全民参与。加强信息公开,即每月一次在省主要媒体公布劣Ⅴ类断面水质现状和排名情况,每季度一次组织媒体赴实地采访报道,通过媒体公开、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倒逼工作。
三、今年来为治水特别是消除劣Ⅴ类水体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
为推进水环境治理包括消除劣Ⅴ类水体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广东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强化。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成立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印发实施《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2018年1号令。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主动牵头分别督办茅洲河、练江污染整治。省人大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决定》。
二是督导力度不断加大。3月9日,省政府约谈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江门、茂名、肇庆、清远、揭阳等部分断面水质明显下降的10个市政府负责同志。省生态环境厅对重点流域和重点国考断面开展水质达标督导,组成7个督导组每月驻点督导,组织开展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的专项督查以及省级环保督察。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今年来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81亿元,新增统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50亿元,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大部分聚焦用于劣Ⅴ类断面达标攻坚,带动水环境质量改善。
三是重点工作全面提速。以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练江、小东江等流域为重点,超常规力度统筹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新建污水管网8562公里,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45.5万吨。深入推进畜禽污染治理,全省121个县(市、区)全部划定畜禽禁养区,禁养区内共关闭和搬迁养殖场4.98万个。
虽然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水质改善情况与工作力度还不相匹配。这里面固然有监测组织方式改变和今年上半年我省东江、韩江等降雨量减少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我省水污染防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生活、工业、农业源治理仍需进一步加强。当前,全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仍然较大,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仍需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仍有缺口且不均衡,部分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如广州市白云区珠江西航道周边区域、惠州市惠阳区淡水河流域分别有70万吨和10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缺口。新建污水管网分布不均衡,近7成集中在广州、深圳和东莞市,其他城市管网建设力度不足。精准、精细治污有待提高,截污不彻底、雨污不分比较突出,精细化的正本清源整治还不到位,管网建设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仍未有效打通。全省仍有9个地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低于140毫克/升,未充分发挥减排效益。粤东西北地区1013个乡镇仅有203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由于管网和管理等问题难以正常运行。工业污染防治仍不到位,我省涉水企业数量较多,不少镇级、村级工业园聚集大量小作坊式工厂,工业企业超标、超总量排放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农业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禁养区非法养殖反弹时有发生,限养区适养区配套治污设施较为简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高。此外,大量治水工程从建设到建成再到发挥效益需要一定时间,但目前不少仍处于施工阶段,工程减排效益尚未有效发挥,且河道整治等施工建设也会引起短期水质的波动。
(二)部分地区达标攻坚的决心和力度不够。部分市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未将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在推进落实过程中,未制定相应清单化的整治台账,工作进度较慢;未能对部分重点任务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和措施加以推进;也未集中有限财力物力和人力攻克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水污染防治系统性和针对性仍然不够。全流域统筹治理仍有待加强,干支流齐动、上下游联动、左右岸互动的局面尚未很好形成,治水、治污与城市更新改造、产业转型升级结合不够。治理措施针对性还不强,部分市工作未聚焦水质改善目标,未找到影响水质改善的关键点,导致成效不明显。
(四)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仍不健全。治水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依靠财政资金支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更是缺乏资金投入,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不够,目前公众参与治水的方式和途径相对单一,未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